在改向滾筒的運行過程中,軸承作為關鍵部件,其狀態直接影響設備的性能與壽命。當軸承出現損壞時,往往會通過一系列現象表現出來。及時準確地判斷改向滾筒軸承是否損壞,對于保障設備穩定運行、避免更大故障至關重要。那么,究竟該如何判斷呢?
一、聽覺診斷:傾聽設備的“異常呻吟”
聲音是直接、快速的初步判斷依據。健康的改向滾筒軸承在運行時發出的是均勻、平穩的“嗡嗡”聲。
1.規律性的敲擊聲或撞擊聲:表明軸承的滾動體(滾珠或滾柱)或滾道表面出現點蝕、剝落。當損壞點周期性經過載荷區時,就會產生這種有節奏的異響。聲音的頻率會隨滾筒轉速的提高而加快。
2.連續不斷的尖銳摩擦聲或嘯叫聲:這通常意味著軸承潤滑嚴重不良,處于干摩擦狀態,或者是密封件與旋轉部件發生不當接觸。
3.不均勻的轟隆聲:可能暗示軸承內外圈因磨損而間隙過大,或軸承座孔已出現磨損,導致改向滾筒軸承在運行中發生晃動。
4.操作方法:使用聽音棒(或一把長柄螺絲刀,金屬端抵在軸承座外殼上,木柄端貼近耳朵)進行聽診,可以更清晰地分辨異響來源,避免環境噪音干擾。
二、觸覺與視覺診斷:感知溫度與觀察痕跡
除了聲音,溫度和外觀的變化也是重要的判斷指標。
1.溫度異常升高:軸承在正常工作狀態下會有一定溫升,但表面溫度通常不會超過環境溫度40-50℃(手感可長時間觸摸)。若用手觸摸改向滾筒的軸承座或端蓋,感到異常燙手(超過70-80℃),則很有可能是由于潤滑失效、安裝過緊或已嚴重磨損導致摩擦加劇。紅外測溫槍是更準確的檢測工具。
2.觀察潤滑油脂狀態:
泄漏:檢查軸承密封處是否有大量油脂泄漏。泄漏可能源于密封損壞,而密封損壞往往會導致雜質侵入,加速軸承磨損。
污染:若在泄漏的油脂或加油時排出的舊脂中發現金屬磨屑,這是軸承內部已發生嚴重磨損的鐵證。
3.觀察皮帶運行狀態:軸承損壞會導致改向滾筒轉動不平穩、發生振動或卡滯。這種異常會傳遞到皮帶上,表現為皮帶在改向滾筒處跑偏加劇、抖動或發出異常的摩擦聲。
三、操作狀態診斷:識別性能劣化
在設備運行和停機時,可以通過一些操作上的變化來輔助判斷。
1.轉動阻力測試:
安全地斷開驅動,嘗試用手或工具盤動改向滾筒。
健康狀態:應感覺轉動靈活、平滑、無卡滯。
損壞征兆:感覺轉動沉重、有澀感、或在某一個位置有明顯的卡頓感。這可能是由于滾道損傷、保持架變形或潤滑脂硬化所致。
2.振動分析:
使用便攜式振動分析儀測量軸承座的振動值。軸承損壞時,其振動速度值和加速度值通常會顯著超標。通過頻譜分析,甚至可以準確判斷出是滾動體、內圈還是外圈出現了故障。這是預測性維護的特殊手段。
四、總結與建議
判斷改向滾筒軸承是否損壞,應遵循“聽、摸、看、測”相結合的綜合診斷原則。從簡單的聽覺和觸覺檢查入手,發現異常后再結合更精細的儀器進行確認。
核心建議:
定期巡檢:將聽、摸、看納入日常點檢制度。
及時潤滑:嚴格按照規定周期和牌號使用高質量的潤滑脂,避免過多或過少。
果斷處理:一旦確認軸承損壞,應立即停機更換。拖延處理只會導致軸承座、軸等相鄰部件損壞,使維修成本和時間成倍增加。
隨著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,未來或許會有更先進、便捷的方法來判斷改向滾筒軸承是否損壞。但在當下,我們仍要熟練掌握現有的判斷技巧。設備維護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能力,密切關注軸承狀態,為改向滾筒的有效運行保駕護航,推動工業生產持續穩定發展。